電線電纜廣泛應用在國民經濟生活的各個行業,用電關系到億萬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華南最大五金市場中不達標線纜的現象。尚法新聞從揭陽市監管局獲悉,目前,專案組已查封涉案場所3處,現場控制相關生產經營人員16名,查扣電線644捆。尚法新聞注意到,自2017年西安地鐵“問題電纜”曝光以來,電線電纜的質量問題便一直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隨后我國各地紛紛對電纜企業進行檢查和整頓,但據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問題電纜”仍屢禁不止。
記者詢問的幾十家經營電線電纜的商戶中,至少三成以上都在經營非標線纜。這些商戶還表示,雖然都是非標產品,但國標該有的東西都有。
至于這些非標電線電纜的來源,報道指出,在廣東省揭陽市棉湖鎮集中了很多小型的電線電纜生產廠家。這些廠家有些在電線電纜的銅芯上做文章,有些在外皮的材質上打折扣,但不良產品均貼上了品牌和合格證。
非標電線電纜是指低于國家標準的產品,價格比國標便宜10%-40%左右。通常來說,電線電纜是由幾根或者幾組導線絞合而成,具有內通電、外絕緣的特征。而非標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則會降低標準要求,銅絲含量降低,絕緣材料質量被降低。比如,廠家所謂的“6折”是國家標準的6成,業內稱之為“打折線”。
尚法新聞注意到,此次晚會,央視點名了廣東揚航世海線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海電纜)、廣東生科電線電纜廠(以下簡稱生科電纜)、廣東穗訊電線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訊電纜)等不良電纜廠家。
2021年12月,廣東省電線電纜行業協會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采購了87款線纜,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其中48款不達標,占本次抽檢數量的55.17%。其中涉及電線電纜安全的電阻和絕緣性能兩項重要指標不達標率占到40%左右,個別品牌線纜,電阻甚至超標兩倍以上。